2010-08-15

《第36個故事》和交換

也許因為當初把自己封閉在圖書館裡焦慮生產論文時,一直在YouTube上反覆聽(看)著電影的主題曲《第36個故事》《她的改變》,聽到最後,那些MV裡的片段、台北的畫面和曲子裡的歌詞在我還沒真正看過電影前就自動組成一個我自己也說不清楚的故事情結了。所以為了維護當初對於這部電影的想像和雷光夏低緩的歌聲予我的撫慰效果(之前在我每每看到MV裡張翰將吧檯上的肥皂和明信片一股腦掃進袋子裡時,我還真害怕這是部「誠品」式的愛情電影啊!)一直躊躇著不敢真正看它。

昨天柏林下了一整天的雨,終於讀完了幾篇討論民族主義興起和19世紀精神醫學史的資料以後,本來想試著整理出腦子裡的想法,不過念頭一轉,就把這部電影翻出來看。而看過電影後,我才發現,我先前大多對於劇情的臆測並不正確。不過,令人心安的是,這部片子的確是個「小品」,雖有某些沒講明的情愫,然而絕對稱不上是部愛情電影。「交換」才是這部電影的主題。在極簡單的故事架構中,《第36個故事》在我看來,開展出了「交換」和「以物易物」多層次的意義和詮釋空間。

電影的開頭是這樣的。妹妹薔兒在一次突發奇想中為姊姊朵兒生意冷清的咖啡店想出了「以物易物」的宣傳噱頭。(在這之前,朵兒因為一次車禍擦撞,選擇「換」回一車海芋)這個單純的念頭不但替咖啡店帶來了朵兒從沒預料到的改變,最後更改變了兩個人各自的生活和對生活的想望。一間舊當鋪的流當品和朋友送的一堆奇怪東西漸漸佔領了整間咖啡店,打亂了原本店的風格品味,也間接取消了朵兒原本預設的店的清新形象。店生意熱絡了起來,不過朵兒也開始懷疑,這個宣傳手法所"換"來的好生意究竟符不符合她對於一家店的想像,客人是為了「交換」而來?還是為了她的咖啡、甜點、她的「技藝」而來?這邊是理想在碰上資本主義市場機制時所做的妥協。一種「現實」和「理想」之間的交換。

另外一層的交換意義則是「以物易物」遊戲本身。朵兒咖啡店裡「以物易物」的規則是這樣的,她們不接受購買。市場上的通行貨幣在這裡只能換得menu上的咖啡和甜點,除此之外的東西全都不是拿來「賣」的---你必須拿東西來「換」。至於「交換」的規則則毫無邏輯可言,全仰賴交易雙方各自的價值詮釋、理解、記憶、枝微末節、難以言明的慾望和現實世界中的需求。因此,用吉他換來的木馬,即使小朋友是如何用小狗哀求的眼神望著你,你就是不要和另一把吉他交換,因為吉他又換來了吉他。因為不想清水溝,你可以用勞力幫忙來換一本你爸好友要的異國食譜。用故事可以換長途旅行帶回來的記憶和紀念品。用兩首歌可以換得一本舊歌本。為了姐姐想要的手機吊飾,你可以替自己扯上一個從來沒發生過的神奇身世大謊(而且每一次敘述都會有一個不同的版本)...於是,在這樣一來一往的交易過程中,整個市場上的貨幣機制,連同加減乘除的計算通則全被廢黜掉了。於此,一加一不一定等於二,而也沒有超級市場裡那種我說了算的價格標籤或是促銷用的集點和會員貴賓券。這邊的交換價值是兩相關係、各自記憶、溝通、機遇下的產物,絕不是數字說了算的。於是,在整個電影裡也替我們隱約召回了那個傳統市場裡那種人聲鼎沸、喧嘩講價、務實、有著人味的圖像,當然也牽引出一個個各自的故事和記憶。

此外,在電影的英文名字「Taipei Exchanges」其實也暗示了貫穿於整部電影裡的Exchange和Change之間的關係。片子裡的「交換」和「以物易物」(Exchange)也帶來了後來的改變(Change)。電影結尾,原本想環遊世界的薔兒後來選擇安然留在店裡,而朵兒用店的股份換來了35張機票,踏上旅程。兩姐妹最後交換了各自的夢想...

在下著雨的柏林夜晚,聽著雷光夏的歌聲,看這部輕描淡寫(甚至有點文青式)的電影是很溫暖的。在房間裡對著電腦螢幕看電影看到某些台北的畫面時,我就吃吃的笑,讓我一時忘記了前些時間才在讀的可怕精神醫學史。瀏覽了幾個影評,雖然發現不少人對穿插於整部片子裡的旁白或是電影裡呈現的「台北中心主義」頗有微詞,不過即使如此,還是覺得片尾提及「骨瓷」的那段旁白很溫潤,片子裡面記錄片式的訪問拼貼也極有味道(又開始想家了...)。只不過我後來開始想,自己會不會終於老成一個沒有故事可以說的人...

今年因為申請學校的關係,我想我是回不去了,很可惜也少了每年在台灣看一部台灣電影的機會。在台灣的你們都看過這部電影了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