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07

「納粹防空洞」:波霍斯私人美術館

防空洞外觀。© NOSHE

在兩德統一、冷戰結束以後,當第一批西德訪客進入位在東柏林的防空洞時,他們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或是正確點說,「鼻子」:防空洞聞起來一點都不「東德」,不像是常年不見天日、陰森幽暗、散發著霉味的封閉空間,相反地,它聞起來倒像是一只購物袋,散發著南國的甜膩氣息。後來,在錯綜恍若迷宮的房間底發現了大批香蕉和甜橙以後,他們才知道,眼前的這個防空洞在東德時期被用來儲存從其他熱帶共產國家運來的稀有水果。在東德時期,這座「納粹防空洞」也被戲稱作「香蕉防空洞」(Bananenbunker)。

在今天,「香蕉防空洞」不但是柏林市內僅存的一座防空洞,它更記錄下了柏林從1940年代以來的複雜歷史。在納粹時代,建築師波納茲(Karl Bonatz)設計這座牆壁厚達3公尺、五層樓高、可以容納三千人的「地上防空洞」時,他還設想著,在納粹贏得勝利之後,這作古典羅馬風格的建築將會成為納粹勝利的標誌。不過,他沒預料到的是,這座防空洞在蘇聯紅軍攻下柏林之後成為納粹戰犯的監獄,在東德時期成為水果存放倉庫,更在九○年代成為各種電音、實驗音樂、性愛派對的場所。

防空洞雖然在二戰時抵擋住了無數砲彈的攻擊,但是,它抵擋不住的是時間加諸在它身上的各種意識形態和使用痕跡。

防空洞私人美術館

2003年,德國收藏家波霍斯(Christian Boros)因為防空洞的特殊身世,買下了這棟古蹟,請柏林建築師卡斯柏(Jens Casper)在維持外觀的原則下,把防空洞內部空間改建成了他的私人美術館。在2008年他的私人美術館終於對外開放時,波霍斯不但讓大眾媒體重新注意到這座龐大的「納粹防空洞」,更使自己成為了當代最受注目的當代藝術收藏家之一。

私人收藏家波霍斯(Christian Boros) 。© NOSHE

作為一個相對「年輕」的私人收藏家,1964年出生的波霍斯不但在九○年代就已經開始收藏當時還名不見經傳藝術家的作品,譬如說:提爾曼斯(Wolfgang Tillmans)、赫斯特(Damien Hirst)、艾力亞森(Olafur Eliasson)。身為一個廣告公司的老闆,他更對「當代藝術收藏」有一套特殊的看法。他曾經在訪問中提到,他從來不買「漂亮」的作品,而只收藏他「看不懂的作品」。對波霍斯來說,藝術作品並不在於它們是否能帶來感官上的愉悅,而是在於它們能不能產生「話題性」,在其它繁雜的經驗中崢嶸而出。就像是廣告運作的邏輯一樣,「美麗」只會讓你湮沒在眾多好看的芸芸眾生中,面貌終究是模糊的。在這個時代,更重要的是,你要怎麼分得多一些注意力。

防空洞內部。圖中為艾未未作品《樹》。© NOSHE

事實上,波霍斯也標示出了當代私人收藏家的特點。今天的私人收藏家已經不再滿足於,在公家博物館裡的導覽手冊或是作品標示牌上以「收藏家」或是「贊助者」的角色現身。他們不但在「公家博物館」舉辦以自己為名的「私人收藏展」,成立自己的私人美術館、收藏基金會,更在媒體上大談自己的收藏哲學和公司經營之道。拿波霍斯來說,儘管他當初選擇整修「納粹防空洞」作為他的私人美術館在文化圈引起了不少爭議(我們能把一座充滿時代記憶的公共建築直接轉化成「私人美術館」和「私人頂樓豪宅」嗎?),然而,反過頭來看,在這邊除了建築本身的歷史,包括引發的爭議和批評事實上都難逃算計的嫌疑,因為波霍斯藉此也再一次凝結了媒體注意力,成功「廣告」了「波霍斯收藏」(Boros Sammlung)。

如同今天的富人階級,波霍斯擅長運用「經濟資本」為自己取得可見度。只不過,在他的名聲背後仍是外人無法看清的社會網絡和利益關係:波霍斯廣告公司的客戶名單中除了畫廊、藝術雜誌、藝術博覽會,也有知名公家美術館。而在2004年,波霍斯就曾在他的客戶卡斯魯爾市科技媒體藝術中心(ZKM)中舉辦收藏展。此外,他也不避諱讓自己收藏中的藝術家替可口可樂公司設計限量款瓶身。

今天想要參觀「納粹防空洞」的訪客必須先上網預約(通常是兩個月以後的)導覽,在人員的引領下,按著設計好的路線,走過樓層和房間,參觀一件件收藏品。只不過,上次聽完導覽,走出防空洞的鐵門時,我在想的是,那些在參觀途中偶然瞥見的黑黯甬道究竟還會通到哪些我們未知的場所或是記憶裡去?




3 則留言:

  1. 可以容我用沒有問題意識的獵奇心態說好看嗎...

    回覆刪除
  2. 終於寫了它啊。你的blog越來越精彩了!

    回覆刪除
  3. 喜歡看您的文章,感覺心靈上的層次更加的豐富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