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2-01

《Avalanche》:七○年代紐約藝術雜誌


究竟是怎樣一本藝術雜誌在停刊34年之後,還有能耐讓自己重新再版、上市,而且訂價還是當初的5倍之多?

去年三月在紐約重新上市的《Avalanche》全集就擁有這樣的價值。這本1970年由藝評家夏普(Willoughby Sharp)創辦的藝術雜誌當初雖然只維持了7年,總共推出了13期,不過,我們只消把在這13期雜誌封面上出現的藝術家名單羅列出來,我們就不得不佩服這本雜誌的鑑賞力:波依斯(Joseph Beuys)、諾曼(Bruce Nauman)、威納(Lawrence Weiner)、雷娜(Yvonne Rainer)、維多(Vito Acconci)云云。相對於《Avalanche》,當初在另一本(今天仍刊行中的)《Artforum》裡被推介的藝術家則一半以上已經湮沒在時間的自動淘選機制下了。

在40年後重新翻開這些還只是黑白印刷的雜誌時,《Avalanche》為我們召喚來的,並不只是一個紐約SOHO還工廠林立、還沒被資本主義大神統制的舊時代而已,更重要的,這本藝術雜誌以一種「最不符合報導專業的方式」,替在當代藝術史上早已留下名來的前輩們保留下了一副不羈、吊兒啷噹的青春圖像。譬如在1974年當波依斯第一次造訪美國時,《Avalanche》就刊出了一篇似乎沒被編輯過的「演講紀實」:一個聽眾對波依斯說,「我會來聽你演講是因為還蠻喜歡你海報上的照片的」。而這個在後來藝術史上被認定為開拓了藝術定義的先鋒則是這樣回答的:「有何不可」。或是譬如在1971年的訪問裡,我們可以讀到還未被推崇為當代藝術大師、長相漂亮的年輕諾曼在訪問裡一副「老子就是不想回答」的無聊、不耐煩模樣:

「您根本沒有想改變溝通平台的想法?」
「是啊。」
「您的藝術是為了什麼而作的?」
「為了想讓自己做些事。」

當初,《Avalanche》甚至刊出了一篇安德森(Laurie Anderson)寫的一篇關於「行走時大聲自言自語的益處」的文章。

也許正是諸如此類不合常規的報導,在這區區13本《Avalanche》中,替70年代藝術圈留下了一個最生動的歷史真實圖景,也在今天,當所有的前衛藝術早已蓋棺論定,被理論、概念穿透解析殆盡的時代,留下了最真實的生動細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