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13
Vom Funken zum Pixel
我躺在人群中,望著頭頂上方的拱形布幕,看到的似乎不是現實世界中的光影折射,而是眼眶中是角膜上的殘影。當我閉上眼,再次睜開時,堅實的影像依然是印象中的記憶,只不過聯結起你、我、世界那個隱而不彰的甚麼,就這麼變動了起來。
在展覽結束的前一天,跑完步,在圖書館借完書以後,在回家的途中一時興起,就彎了過去看了這個展:Vom Funken zum Pixel(從閃光到像素)。策展人Richard Castelli,以人和非物質性的能源為發想,希望討論這些非物質性的Energy,像是光、電、火、像素,如何在沒有任何物質性的內容下,作為資訊的載體。或是說這些作用於眼角膜上的物理作用如何造就出我們意識中的現實世界,也許恰當些,是一個很有趣的展覽。
譬如Gregory Barsamian的作品"尖叫"(下圖),就是利用視覺殘影的效果,利用高速運動的視覺殘影效果,把實體性的雕塑轉化為一系列連續的動作,於是我們就看到在尖叫的頭像被自己的尖叫、張大的嘴、高漲的情緒和呼喊漸漸吞嗜掉。
藝術家另外一件作品persistence of vision 的Video
Ulf Langheinrich的作品Hemisphere(半球)也讓我印象極為深刻。觀者躺在半圓型的布幕下,看著布幕上跳耀著的分子影像,感覺自己時而身處於深海中尋找著某一個中心的位置,時而因為強烈而短暫閃爍的閃光感覺到眼睛的疲勞而閉上雙眼。在光與光之間,在視角膜上一閃而逝的對比色殘影,於此就像是停留於印象中的那個唯一可以掌握的形象,雖然它只是眼睛疲勞而企圖維持平衡視覺機制的產物罷了。
我們就像是面對著我們自身物理性的視角膜-那個半球,不過卻異化地外於它作用著、感受著。所以我此刻正感受的這個世界到底是什麼呢?我走出了博物館還是一直想著這個大一以來就一直糾纏著我的問題:如果我們所看見的、所感受的其實根本是不同的經驗的話,那最終維持我們經驗的就只能是語言罷了。你眼中的白和我眼中的綠,其實是在語言中被我們所共同默認的"紅"所聯繫著。語言在這邊也就成為了一種外於真相的粗造糙聯結,所以我們也就大可無須惱怒於語言的誤讀、謬誤和混亂,它的基礎本來就建立於一個隨時可以分崩離析的不同經驗中,尤其是我們認定我們"可以"溝通而"企圖"溝通的情況下。
因為展場中不准拍照,以上的圖片全出自於We-make-money-not-art
網站中還有一個flickr的相片集...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Ulf Langheinrich之前在台北當代藝術館的"慢"展也有展出他在{顆粒合成}年代的經典作品"五號模特",想起來就令人感動啊......By the way,不曉得你有看到2008柏林transmedia電子藝術節的展覽/演出活動嗎?不曉得是否跟林茲的電子藝術節有得比拼啊,呵呵:)
回覆刪除真是嚇了我一跳,看到你的留言以為柏林transmedia已經結束了!查了查,才發現其實一月底才開幕。展期有一個月,配合展覽還有許多表演、電影等活動哩。到時候再報告心得。
回覆刪除不好意思,我只記得是一月份^^!不過之前有參觀過柏林的TESLA媒體藝術中心,裡面設備雖然十分"簡樸",但是作品十分精采令人難忘啊!!靜候你的柏林藝術傳真:)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