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23
分離的味覺和嗅覺
從走表哥坐上飛往加拿大飛機的那一天後,柏林的天氣就從零下一度左右往下掉了十幾度,始終在零下十五度附近徘徊。不過在這個週末終於又見到了久違的陽光,陰沉的房間也終於映照上了屋外藤蔓的剪影。
算一算從我出國之後,已經將近四年沒和表哥過面,加上我孤僻的習性和也許是時差的關係,我甚少和遠在加拿大的表哥連絡。所以當他告訴我他要來柏林找我的時候,我其實非常驚訝。當初我想,因為他來的時候剛好還在學期末,而我又同時忙於典藏的稿、三個報告和論文,如果我因為學校的課(或是我古怪的脾氣)無法時時刻刻陪在他身邊,領著他看看柏林的話,我所能招待他、盡盡地主之誼的地方應該就是每天做晚餐給他吃了。不過在他剛到的前幾天,我才發現了我們口味的巨大差異。也讓我開始懷疑,我是不是把烹飪技藝視為是一條太過單純的線性數列:只要你肯鑽研,研究食材和嘗試食譜,終究可以練就一身功夫,通透食材的特性、麵糰的溫度、蛋白打發的適當程度、互相配合時的恰當關係和鍋具的脾氣云云。
在一開始,當我作的青醬義大利麵把表哥嗆得咳嗽時,我只是想我應該更照顧到他的口味,而不要只是把平日自己吃的口味套在他的身上。後來,在我做蕃茄紅醬的時候,他告訴我鍋底的胡椒讓他有點不舒服,也在某次輾轉聽到他和朋友說,他覺得他應該作「好吃的」給我吃。後來在看到他自己煮義大利麵時,在水還沒滾(沒加鹽)就把麵丟到水裡煮,直接配上超市裡買的罐裝紅醬,而且吃了比平時多了一倍的分量以後,我才意識到我們的差異所在:也許我一直引以自豪的廚藝雖說是人類文明的累積成果,畢竟不是通體適用於每張嘴的。至於烹飪和口味也其實沒有什麼我一直相信的邏輯可言,這一點尤其體現在表哥的飲食習慣上:說不要吃太多肉,同時吃了許多我平時連碰都不碰的德國醃漬香腸Salami(肉的定義是什麼呢?);說吃得很清淡,在吃義大利麵時加上了一公分厚的帕馬森起司粉(什麼是油?什麼是重口味呢?);姨媽說表哥不怎麼吃甜食,他在德國時卻幾乎每天吃一包可樂口味的小熊軟糖(什麼是甜食呢?)。也許這些概念根本無法被化約成一個有理可循的體系和座標?
雖然我後來著實失望頹喪了一陣子(食物是我唯一值得和你分享的啊),不過後來想想,這也許就是飲食文明最曖昧難以辨明的部分吧?在和人的味蕾交纏在一起的時候,飲食就不僅僅是簡單的烹煮經驗和食譜而已,而聯繫了整個複雜的感官系統,更牽涉到記憶、經驗和永遠無法化約成邏輯的人心。(B老師:你來做飲食的精神分析好啦!)
在表哥離開德國的這一天,我把幾天前買的豬腳拿出來,照著網路上的食譜,把它用蒜頭、從台灣扛回德國的醬油、滷包、香片茶包(我自己亂加的)、薑片、焦糖和蘿蔔燉了三個小時。下面的就是今天的成品。骨頭燉到最後骨肉分離、入口即化,很是美味。
至於為什麼是豬腳呢?因為最近德國持續低溫、乾燥,我這雙在大學時代時常接觸洋干漆、松節油、油漆等等化學顏料的雙手變得極為乾燥。我狐疑著是不是自己吸收了太少動物膠質的關係,因此在跨國電話中諮詢了媽媽的意見後,買了豬腳回家燉。仔細想想,這邊的豬腳其實不只是連結著我粗糙的雙手,更是連結了媽媽每次在電話中「書可以讀不好,不過要好好照顧身體」、「多花錢吃東西」的老話(這比什麼都對我有制約力啊!我還附送了每個禮拜三次的五千公尺慢跑和舉舉啞鈴)。在打字的同時,我也想起了我原本在當兵前其實並不吃豬腳的,不過在當初新兵訓練中心時天天的豬腳主菜,也讓我漸漸克服了對於可怕豬油的恐懼。(所以我說,B老師,這就是雖然我對動物油脂避之唯恐不及,不過卻吃豬腳的原因啊!我都會想像我的關節被加入了潤滑液...。雖然我還是會把它放在寒冷的廚房裡讓油脂結凍,把它們撈掉以後才吃豬腳。)
不過話說有趣的是,在我墩煮豬腳的三個小時中,整室充滿了台灣的中藥味。不過因為我要把快過期的燻鮭魚用掉,還是在燉豬腳的鍋邊煮了鮭魚義大利麵佐燙花椰菜,就這麼在充滿了豬腳味的家裡,口中嚼著燻鮭魚的「洋味」。恩,實在是非常異國情調啊!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B老師給你摸摸頭。
回覆刪除除了對科學食物感到不信任與不欣賞,大部分時候我對食物的標準是很寬容的。我烹調的我吃的食物,也許有一半以上是你視之為健康大敵的。所以,所謂適口為珍呀。
至於文中說的飲食的精神分析........我的頭腦已經越來越不管用了 :P
報告B老師
回覆刪除我其實算是飲食界的清教徒,味蕾實在是不如你或是你廣大的噗友們敏銳,所以就只在吃得健康上下功夫啦!(其實這是現代醫學和媒體對人可怕的制約啦)我說過嗎?我曾經在念語言班的時候,天天用電鍋下鍋煮義大利麵,上鍋煮一次做好囤積起來的醬料,吃了半年吧!
都不知道是怎麼度過的?
那兩張有太陽的照片 + 豬腳 + 義大利麵
回覆刪除感覺好好啊
你好~~
回覆刪除不好意思,想要請問你幕尼黑的語言學校有那些不錯的!!因為我想要去那裡唸金工設計。www.adbk.de Akademie der Bildenden Künste München(你知道這間學校嗎) ~也希望你給我多點意見。
謝謝~~
Hallo Hino's Mama:
回覆刪除真的很不好意思,老實說,我和慕尼黑很不熟耶。因為當初聽說那邊生活費高的不像話(不過也許教學品質也比較好啦),所以我一點都沒查那邊的資訊耶。幾年前對那邊城市的印象倒是很好(附近有很漂亮的湖和可愛小鎮...)。如果你想直接去那邊念語言班,我建議你可以去德國台灣同學會(http://www.taiwanische-studentenvereine.com/discuz /index.php)那邊的慕尼黑專區看看。
另外可以給你的建議是,我個人看我學藝術同學在申請學校時,其實是整個德國可以申請的學校都申請了。另外,我建議你可以在德文有一定程度的時候,去各個學校看看(德國也有類似台灣的系展叫做Rundgang)或是約教授見面,如此一來會比較清楚學校的走向和風格,也會比較確定自己有沒有機會拿到入學許可,對於城市也會有更深程度的認識。
我個人看來,其實並不認為在一開始就要和一個城市綁在一塊啦。我自己其實在確定學校前的一年內也搬過兩次家,從杜賽道夫到萊比錫,後來才在柏林落腳下來。恩,我覺得多看看,多研究學校開的課程,相對也會比較清楚自己適合或是喜歡的是什麼。
恩,希望對你有幫助,祝你一切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