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人被拍照時,總是盡力微笑,那是因為他們心裡知道人生絕對不是總叫人愉悅的。當人們對著一張照片說:「這拍得真的很像(照片中人物的本人)!」其實他們真正說出來的,是這個瞬間捕獲的影像非常符合他們對照片中主人翁的想像,我們只是自欺欺人的附和而已。
我們告別,以為可以看見,其實在離開的旅程中,我們那哪裡都沒有到達。
吳忠維《揮手的姿勢 看‧不見‧張照堂》
一張相片究竟能承載多少訊息呢?或是更精準些問:一張照片究竟能開展什麼?或者我們可以這麼說嗎?一張相片隱瞞的其實比敘說出來的還多?
當初剛剛通過語言檢定考試時,因為擔心自己的破德文無法應付大學裡的課程,於是和媽媽說,想等到度過第一個學期,也許等我的德文比較穩定以後,再回台灣。(後來真正跨越歐洲大陸回到小島,已經在外地晃蕩兩年半了。而且事實證明,就算沒回去德文也始終沒多穩定。)。也許是懷著某些罪惡感吧?我當初交待一個台灣的老同學從我無名相簿裡挑選出一些相片、沖洗出來、寄到嘉義給我不會上網的爸媽,讓他們看看兒子在德國樂觀進取、群育滿分的的樣子。
在朋友寄給父母這些相片的時候,自己心裡很明白,這是一系列經過嚴格審查的相片。在這些相片裡,父母看到的當然不會是孩子的困頓、不會是某天半夜兒子沿著地鐵的軌道走三個小時回家的路程、不會是那一大段焦慮的失眠夜晚,也不會是孩子覺得自己遭受歧視時的沉默…。所以連我自己都很心虛,這些照片究竟呈現出了什麼?即使都真的是"過去"的斷片,它們並不能拼湊出什麼一段真實的時光,就更遑論一個人的狀態了!
死亡
經過了這些年歲,再重新閱讀這些照片時,這些相片中的「自己」居然也顯得異常陌生了。我發現,自己再也沒有辦法把「這些相片呈現的自己」和「自己所認知的自己」連結起來了!不管是很物質性的體型、外觀,還是影像所連結的、對於自己的概念。所以有的時候我會想,這一批被交到父母親手上的相片究竟是讓他們更心安了,還是覺得孩子在國外的這段時間變得越來越古怪、孤僻了?
不過,如果相片中的那個陌生人確確實實是自己/兒子「過去」的影像的話,我想,閱讀一張相片真的(就像最近念的書裡講到的)很類似於一種「觀看死亡」的經驗。
時間荏苒,在如此時間的大河中,人會老、體力會變差、身體會朽壞、思緒會轉變、親族會離我們而去、家鄉會變得陌生……最近在閱讀攝影理論時,我才想到,如果我長大到一定的歲數,以為自己稍稍學會與自己安然相處,這些成長、這些微小的體悟其實都是用很具體、可感的「死亡」所換得的。就像錢德勒小說的書名,人生也許不過就像是一場「漫長的告別」:時間,不過就是一個極為緩慢的、死去的過程。當你以為你可以對自己有些期待、夢想和想替未來規劃些什麼的時候,其實你也正惶然不覺不斷地告別自己、告別過去、告別一切以為會始終在那、穩定不移的東西,注視著一切事物衰老亡逸的過程……
如此,一張相片見證的不正是「死亡」嗎?當「過去」被凝結、定影,和永恆的當下比對起來,相片不正是一個老去的證明?一個死亡的註腳?
遺忘
這是一個怎樣的儀式呢?我們站在名勝古蹟前,露齒微笑,讓相機裡的感光元件捕捉下我們的影像,我們確認了LCD裡的「自己」以後,回到家把記憶卡裡的相片存入硬碟、上傳到網路相簿上……
拍照的當下,我們忙於對未來拋出訊號,專心地證明著「我們在這邊」,無暇去感受當下,回到家,我們把那個異化的當下封存、歸檔起來,最後心才安了下來。不過,這難道不也是「遺忘」的開端嗎?如果過去已經被證明、被記錄、可以隨時隨地重新像鬼魅般被召喚出來的話,我們似乎再也不需要奮力去記住那些當下了?如此一來,相片賦予我們的到底是遺忘還是記憶的能力呢?
我一直覺得,遺忘是死亡的一種最可怖的形式。不過,不可否認的是,當我們透過文字書寫、企圖用影像、聲音紀錄、描繪,不論是最早的詩歌、繪畫、音樂、小說還是當代的攝影,任何一種媒體在某個程度上都試圖在截斷時間之流、留下記憶和當下(就像現在正敲著鍵盤的我一樣)。因此,這邊的「遺忘」其實也是一種藉由來讓時光停滯來「遺忘」死亡的方式。只不過,往往早在我們意識到死亡的悲慟之前,整個世界乃至你自己早已默默地變得陌生,緩慢地持續死亡不知道多少時間了。
(續)
何止遺忘,掩飾的也更是多呢。(笑)
回覆刪除"異化的當下"很貼切。但對我來說,是有了數位相機之後,每次按下快門只是為了立即檢視拍得好不好,不好就再拍,拍了再檢視....整個遊玩的過程被自己異化得很嚴重,當下都不當下了。所以後來都不喜歡帶數位相機了。
回覆刪除我和你倒是相反,最近買了一台輕便的定焦數位相機,希望可以讓紀錄、讓「給別人看見我在看」這件事變得輕鬆點。
回覆刪除有趣的是,因為是定焦,所以必須遷就固定的焦距,沒有辦法隨意轉動鏡頭,輕易地把東西拉近、推遠。在這個過程中,也許因為一直感到那個"限制",居然身體和移動也在拍攝的過程中被很清楚的感受到了!
恩,這個算是人身的痕跡嗎?
bebe~~
回覆刪除你不覺得.她們像是在比薩斜塔那打一套另一種太極拳嗎?
你沒說到沒想到,真的很像哩!我之前都只想到「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回覆刪除忘了介紹這個我很喜歡的英國攝影師,他叫Martin Parr,拍了一系列以觀光客以主題的作品。
在這邊有其他他的作品: http://picasaweb.google.com/Ichyoije/MartinParr?authkey=Gv1sRgCPXq96ay_9y8jwE&feat=directlink
辛苦你了,一個人在異鄉打拼
回覆刪除"拍的真像"
雖然捕捉到的只是一部分的自己,是別人認同的自己,
也許自己並不是勉強去附和的,
只是因為我們很善良,不忍心戳破,讓別人知道自己其實不完全是那個樣子
人本來就很複雜,有很多層面
人生更是,我們這個年紀好像都還在抓平衡點
印象中一直很又自信很封閉的你
今天看你的網誌才第一次認識這樣柔軟的你
覺得你很多心情都描述的很精確
看了很有體悟,
祝福你囉,祝福你一切順利,遇到很多開心和驚喜的事
原來我國中給你的印像是自信又封閉啊!以我自己和自己快三十年的相處經驗看來,你說的「封閉」可是一直都沒有改變,而且有「剛愎自用」的走向,至於「自信」,好像從來都沒有過耶。不過覺得你的理解很有趣。
回覆刪除謝謝你的祝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