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01

機器 ‧ 人

雖然說來有點危言聳聽,不過難道不是這樣嗎?關於身體的圖像,我們所知道的其實都是「二手」的。

當然無可否認的,我們知道自己身體的各個部分,也能大致描述出體內五臟六腑的位置,然而,真有人「親眼」見過自己完整的身體嗎?我們可以直接觀察自己的手腳、四肢,不過這些印象總是破碎的。我們可以透過鏡子看到自己的影像,不過這邊的身體總是外於我們,而且是左右顛倒的。在真正的經驗裡,我們總必須借助其他外力才能「看見」,或是更精確點說,用很多零星的圖像去「想像」出自己的身體。

也許正因為我們只能試圖藉由二手的資訊和知識去趨近我們的身體,在歷史上也的確發展出了許多對於身體的解釋。譬如說,在17世紀,笛卡爾就把身體比擬作當時工匠製作的機器。對於他來說,人和機器的唯一的差異只在於人擁有理性和語言的天賦。一直到19世紀,當人們在工業革命中發明了馬達,能將馬達的動力轉化成各種形式,使用在不同地方,也試圖用生理學(譬如說腦波)的方式解釋思考、語言等等心理現象之後,對於歐洲的生物學家來說,人和機器之間幾乎沒有了差異。當時,人們不但用「人」來理解「機器」,用「機器也會像人一樣會疲勞」來解釋當時層出不窮的火車出軌事故,科學家更用「機器的運作」來解釋人的生理現象,認為只要測量、計算出消耗和產出的能量,不僅僅是當時工人的勞動,包括學生的學習行為和哲學家的思辨都可以經過量化,歸納出一套最符合經濟效益的運動公式。

回顧當時,我們會發現,這樣對於機器和人的理解並不只侷限於自然科學裡對於「功率」的研究而已,在20世紀初,這些「把人體理解成機器」的概念更反映在當時出版的一系列科普書籍裡。在《弗利茲‧卡恩:人、機器》(Fritz Kahn: Man Machine)裡收集了一系列德國猶太裔醫師卡恩(1888–1968)替20世紀初暢銷科普叢書所設計的插圖:眼睛被呈現作攝影機、腸胃是提煉廠、心臟是活塞泵、肺是化工廠、腎臟是過濾器,或是大腦被直接比擬作電話的接線中心。在這邊,人體的各個器官直接被代替為各項功能的器械,而這批圖像,甚至一直到今天,都還以一種極為具體的方式形塑著我們這代人對於自己身體和各個器官運作想像。

譬如說,直接把眼睛功能比擬作攝影原理:

或是用機器來說明能量和物質在身體裡的循環:


甚至是連「男性勃起」的生理狀況也可以用這樣的機器圖表流程來說明:


卡恩這些為了讓普羅大眾都可以理解的科學插畫不只運用了傳統解剖學的呈現手法,更從當時不同的純藝術流派中借用了不同的呈現手法,像是新客觀主義(Neue Sachlichkeit)、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拼貼(Collage)、照相寫實風格(Photorealistic Documentary)、裝飾藝術(Art Déco)。而在他的科學圖像裡也充滿了奇幻的想像,譬如他用來說明人體毛髮生長狀況(人體所有毛髮加總起來,平均40分鐘生長一公尺)的圖像是這樣的:


在當初卡恩1920年代發表這一系列由機械構成人體圖像時,恰好也正是科幻小說裡第一次發明Robot這個字的時代,而我們也可以發現,早在真正的機器人被發明之前,我們自己已經早就已經成為了一個可用公式拆解、用功能化約的「機器 ‧ 人」了。

----------------------------------------------------------------------------------------------------------------

最後附上這兩幅圖,我想,或許我們就可以從中看到他當初的這些圖像怎麼經過轉譯、流轉深刻地作用在我們這代人的身上了:

這是1933年在中國出版的一張健康教育海報:


這個則是1980年代,也許每個人家裡都有的《漢聲百科全書》裡的插畫。(附帶一提,裡面這個人是「小叮噹」裡的大雄吧?)



3 則留言:

  1. 主題很有趣呀這個系列。可以集合成一本插圖(視覺圖像)背後的故事。

    回覆刪除
  2. 語音系也很愛來這套XD

    回覆刪除
  3. 機米粒! 你好,因為柏偉的介紹獨到你這篇文章,我是黃建宏,新年快樂,想問你能否轉貼你部落格的文章,因為我想利用我電影眼的部落格介紹多一些人關於策展與評論的文章,可以嗎?拜託了(當然都會標誌出處連結等)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