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09

Texte zur Kunst:女性主義過時了嗎?


2011年歲末,當許多德國藝術雜誌策畫了「年度回顧專輯」,訪問知名藝術家、策展人、收藏家等等藝術圈名流,總結年度最佳(與最差)展覽排行榜,羅列出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藝術家和展覽的同時,《Texte zur Kunst》反其道而行,以「女性主義」(feminism)作為2011年最後一期雜誌的主題。

在本期雜誌裡,許多作者不約而同地提出了「還有必要去談女性主義嗎?」這個問題:經過了五○和八○年代的女權運動以後,如果諾克林(Linda Nochlin)早在1971年就發表〈為什麼沒有偉大的女性藝術家?〉(Why have there been no great women artists?)而引起了藝術史圈對於展覽政治的檢討的話,我們還有必要再去談「女性主義」或是「性別政治」嗎?女性主義這個議題不是已經走入歷史,完成她階段性的任務了嗎?

不過,法蘭克福彙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藝術組編輯佛斯(Julia Voss)指出,諾克林40年前批評的男性霸權在藝術圈裡仍未改變:紐約現代美術館(Museum of Modern Arts )2010年的抽象表現主義(Abstract Expressionism)展覽,105位展出藝術家中,女性只佔了6位。此外,相對於男性藝術家大多展出系列作品,女性藝術家只能展出單件作品;2011年在德國卡斯魯爾美術館(Staatliche Kunsthalle Karlsruhe)展出的「我們的現代」(Unsere Moderne)展覽裡,女性藝術家的參展作品更只有一件。

雖然「女性主義」曾直接促成了對於西方男性霸權的反思與解構,後來也在學院裡成為一個獨立的學科,然而,在《Texte zur Kunst》中,許多作者都強調「女性主義」不應只封閉在學術圈的抽象思維裡,僅作為文本及作品的理論分析工具而已,因為當初「女性主義」所指出的政治問題和不平等現象仍舊存在。在藝術圈裡,男性和女性藝術家獲得的參展機會仍舊差異懸殊,而且,這更反映在藝術市場、博物館生態(美術館舉辦女性藝術家特展時往往找不到贊助廠商)和藝術史書寫裡。他們認為,我們今天不應把女性主義理論或是作品脫離它們的歷史脈絡、「去政治化」的來閱讀,因為「女性主義」本來就是一種「政治上」的運動。它不僅是美學的,更是法律、經濟和政治上對於基本人權的訴求。也因為如此,我們不僅必須去重視藝術圈和藝術市場上的弱勢族群邊緣化問題,包括學院裡的藝術史書寫都必須重新被檢驗。

歐洲經濟危機爆發之後,「經濟」已成為歐洲各國首當其衝的重要議題。而《Texte zur Kunst》在這個嚴峻時刻再次提出「女性主義」這個「不合時宜」的議題,當然不會只是巧合而已。《Texte zur Kunst》不僅提醒了我們藝術圈裡的不平等現象,更拋出了一個遠比「經濟」更複雜的「正義」問題。



3 則留言:

  1. 不好意思~想請問這篇的最後一段,
    說歐洲經濟危機爆發時刻再次提出「女性主義」的議題,
    這個不只是巧合的意思是什麼呢?

    回覆刪除
  2. 不好意思,我沒有寫清楚。

    我的意思是,在目前歐債經濟危機時,新聞輿論在分析局勢時,往往只停留在「經濟」的討論裡。人們往往只把歐債問題簡化成是制度、政策上的缺失,卻從來沒有去注意女性和男性機會不均的問題。然而,在經濟危機時,女性弱勢的角色很容易因為政府正在「拼經濟」時,而更容易被忽略。

    回覆刪除
  3. 謝謝回覆!!!!
    非常喜歡你的部落格與書寫~!!給了我很多啟發與思考!!
    謝謝你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