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悶......也許,基本上是一種在我們靈魂最深處有所不滿的表現,不是給予我們並且迫使我們相信的東西。它是我們所有人都深陷其中的孩子是的孤獨,從來不是買來的神祕性玩具。它也許是人們需要一隻援手引導出路的不安,在感情深處的黑暗道路上無所意識的茫然,更是人們無能思考的寂靜夜晚,是人們無能感覺的荒蕪野道......
佩索亞《惶然錄》
半夜12點半,在朋友的聚會之後,我沿著尚未熟悉的柏林街道,慢慢地向著家的方向騎。途中經過了剛剛散場的市集,為了繞過尚逗留於聚會場地的人群,我牽著腳踏車,趟上溼漉漉的草坪,試圖找回到原本在地圖上看好的路...
5月5日出境後,即使在出國前的自我期許:要多多交朋友,多多練習德語(當時為了鼓勵自己每天起床收聽「每天都是新的練習」),不過日子其實還是一個不注意就開始簡單、孤單了起來,上課、煮飯、做作業、上網逛Blog、跑步、睡覺。一個人逛博物館和週末採買。即使已經開始享受這樣子一個人的生活和步調,在生活小細節上還是顯露出了一些不知從何而來的不安:開了MSN,不過多數時間隱身,然後看著大家的來來去去和自行加註的暱稱,去猜想每個人的生活狀態,然而不過問;超乎頻率地檢查信箱,可是也沒在等信,也不知道自己在期待些什麼,就是檢查著沒有信件的信箱,然後順手把過濾出來的垃圾信刪除掉,即使信箱才使用1MB不到的容量。一些無從追索的、繁瑣的、無可分析的神經緊張,就在規律的生活裡,像微小的砂礫飄浮著和生活相安無事的共處著。
在這個失眠的晚上,我忽然懂了,我習慣用一種更隱性的方式去處理自己的不安和對外的連結,照相是自我保護的方式並與畫面另一方,那個小島上的那一群不在身邊的人低語;提著行李在這個台灣十倍大的國家中遷徙時,用「旅行的意義」去覆蓋自己走向未知的那個未來,繼續看著窗外風景的流逝。
當有人問何時回台灣時,我必須給一個很模糊的答案,因為回台灣在這樣的狀態下並不只是探親而已,而是自己彆扭於如何面對一個友善而陌生的世界。
一個宅男的世界焉然成行,而對於其他人自己則變成了一個象徵。
你一直對身邊的人都是一種象徵
回覆刪除曾經熟悉的過去
像是一紙浸濕的紙張
要再度碰觸時
就怕不知怎麼靠近或捧著
我不問你何時歸國
就問你有沒有多學了幾道新料理好了...
那個學校如果你去上了
很想跟你要那個〝為何藝術是藝術,設計是設計〞的課程內容來讀
不過那好像是德文對不對...
答應一個即將出國的朋友說說自己當然也會有的負面情緒,這是出國的朋友必定會經歷的吧?我沒事我沒事... murmur 中
回覆刪除誰要出國了?嗚嗚嗚我也要出去...再不出去我可能就會因為打死學生而上新聞而蹲苦牢...
回覆刪除Bea 等你出國時,我送你三篇的點數,夠意思吧?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