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8-29

城市的潛意識


八月中,我趁著等待大學入學許可的時間,到維也納(Wien)旅行了兩個禮拜。

旅行最弔詭之處在於,人到了目的地以後,翻開旅遊書、試圖熟悉城市的方位和交通路線時,才發現其實自己只是繞了一個大圈,回到自己。就是這樣。就像是語言學中說的符號,意義並不來自於自身,而是靠著與其他符號間的差異來定義自己。旅遊前一連串的手續(譬如簽證)和數字的精算和比較(譬如選購旅遊書和訂機票),似乎只要越繁瑣、擾人,在旅遊中自己的輪廓,反而更顯得清晰、小心翼翼。

維也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市中心被戰火波及,五分之ㄧ的城市被毀。然而戰爭結束不久,維也納卻也重建了奧匈帝國時的大部分建築。不過在維也納繁盛而華麗的外表之下,我卻深刻地感覺到了一種不刻意隱瞞的死亡氣息。那也許是一種對人同時的自信、展現和對於生命的賤斥和厭惡,毫不扭捏、矛盾地同時存在於這個城市。

旅程中,我只帶著一本在德國買的、很輕薄的旅遊書。書裡,介紹了幾條維也納的推薦路線,就是純粹的、四、五公里的步行建議。它就這般帶著我走過小巷,行經著名的蛋糕店、偉人的紀念碑、佛洛伊德的故居、畫廊、酒吧和巴洛克式的皇宮、博物館。然而其實在按圖索驥之外岔出去的小巷、偶爾的迷路和大門深鎖的舊店舖倒反而有趣許多。

1989年佛洛伊德發表了《夢的解析》
1897年克林姆(Klimt)組織了Wiener Secession,青年風格的開端,試圖創造當代人的藝術風格。

在景觀的平靜中,他們似乎都看到了終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