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立鈞
關於繪畫的起源,古希臘人流傳下來的解釋是這樣的:一個陶器師傅的女兒,在情人將離去前的夜晚,在微微顫動的燭光中將情人的影子描繪在牆上。自此,故事裡的那幅影子輪廓就成了歷史上第一幅畫像,而希臘人也以此解釋了人類肖像繪畫的最初動機:「離別」。因為分離、不捨,描繪一個人的圖像也成了將故人留下、填補時空距離的方式。而在這樣的驅力下,人類也隨著歷史的進程,開始探索各種媒材技法,發展出了記憶的文化。
在某個程度上,我們甚至可以說,從最早洞穴裡的原始壁畫、西方繪畫到現代的數碼攝影,整個由類比到數位的圖像史,都隱約連結著人類的命定缺陷:人會衰老,周遭的世界會改變,你的親族朋友情人、乃至於你自己,有一天終將不在。因此,19世紀初發展出的攝影術可謂是藝術史上最重要的發明,因為人們終於可以把曾經存在卻轉瞬消失的場景,在相紙上定影,保留下來,甚至是無止盡地複製下去。我們留下了時光的痕跡,也彷彿成功截斷了歲月的奔流。
然而,從1826年代涅普斯(Nièpce)發明相片製版術,到1995年柯達開始銷售消費型數位相機,在這不到兩百年的攝影史中,死亡卻是以一種最具體的方式伴隨著攝影的。事實上,在十九世紀中,當攝影術剛剛成熟、成為大眾消費商品時,「死亡相片」就已經在歐洲和美國成了最受歡迎的攝影題材之一。(1850年代,你甚至可以在報紙裡找到一系列死亡相片的攝影工作室廣告)在「照相」本身就是件大事的年代,對於許多中下階級的人來說,一張「把死者拍攝成類似活人的相片」可能會是他一生中,或是確切點說,「死後」唯一留下的相片。於是,死亡相片替許多人留下的那個的「過去」,無寧只是一個「不再存在」的證據。在歷史上,這個將死者利用支架和事後加工拍攝成活人的趨勢,一直要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因為兩次大戰所帶來的創傷經驗和醫療知識的發展才漸漸式微。
即使如此,在歐美的西洋藝術史研究中,這段歷史卻始終被忽略著,只能零散地見於單篇的文章中。因此,當德國布勞恩斯魏克造型藝術學院(Hochschule für Bildende Künste Braunschweig)藝術史教授蘇克拉(Katharina Sykora)在2009年出版《相片的死亡:死亡攝影與其社會使用》(Die Tode der Fotografie: Totenfotografie und ihr sozialer Gebrauch)時,馬上在學術圈獲得矚目。在這本專書裡,蘇克拉不僅系統性處理了攝影在哲學上與死亡概念的關係,更透過考察圖像學、醫學史、人類學及庶民文獻,解釋分析了屍體、相片、死亡在19世紀中以來所反映的文化史及社會意涵。
如果攝影在發明之初就連結著死亡和屍體,就像蘇克拉在書裡說的,攝影打從一開始就牽連著人對於死亡的想像、詮釋和永生的意圖。不過,正如當初死亡相片對於死亡的抵抗,即使數位化的時代讓我們過去的畫面永不會泛黃、腐爛,我們塞在硬碟裡那些「已然消逝的情景」卻也矛盾地持續提醒著我們,青春會老去,事物會亡滅,除了一幀影像你甚麼也留不下,這個令人尷尬的事實。我想,這正是在無名相簿裡那些已經練就高超偽裝術的少男少女比任何人都深刻體會的道理。
少男少女不會懂的。在那當下他/她們總以為青春永遠揮霍不完,就像用不盡的記憶卡容量一樣。
回覆刪除哈,所言慎是。不過我覺得一直拍一拍就是心裡有鬼啊!這些潛意識裡害怕青春老去的小鬼頭們。
回覆刪除沒錯,那些自拍者鮮少會想到,可能十年後才會突然意識到青春老去(煙)不過我沒聽說過希臘繪畫起源的故事,真有梗~可以拿來講黑繪陶罐
回覆刪除